您好,欢迎来到车海洋! 服务热线: 4008-366-899

谓汽车盲区,是指驾驶员位于正常驾驶座位置,其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。汽车盲区主要有四大视觉盲区以及一些人为盲区。

每一位驾驶员从新司机到老司机的成长过程中,由于盲区所导致的惊吓,都不止一次以上。有时有惊无险,有时只是小损失,但有时也可能酿成事故。基本上每隔一段时间,我们都能从新闻报道、监控视频中看一些让人心碎的消息——由汽车盲区所导致的交通事故。简言之,驾驶员坐在驾驶座上驾驶的时候,观察不到的地方就叫汽车盲区。

在国内的城市里,汽车数量增长迅速,而道路建设无法完全跟上,再加上部分道路设计不够科学,汽车行驶中左穿右插,乱停乱放等现象屡禁不止,驾驶人在慌乱、烦躁和大意的情绪中,往往观察不细,操作不当,导致事故发生。

常规而言,车内盲区主要有四大视觉盲区以及一些人为盲区。

1.前盲区

引擎盖前看不到的地方,俗称前盲区。造成汽车前盲区有几个方面的因素,与车身、座椅的高度、车头的长度、驾驶人的身材等都有关系,如果没有很好地控制前盲区的距离,是很容易发生追尾事件的。

2.后盲区

车辆后面的盲区俗称后盲区,是指从后车门开始向外侧展开有大约30度的区域在反光镜的视界以外,是指后车的车头在前车的后车门附近时,前车的反光镜里观察不到后面来车,极易发生刮蹭和追尾事故。

3.后视镜盲区

后视镜盲区。车两边的后视镜只能看到车身两侧,并不能完全地收集到车身周围的全部信息,尤其从辅路上主路,从左后视镜不能观察到车辆,假如加速大角度切上最内侧车道,很容易与正在最内侧车道高速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。

4.AB柱盲区

就是挡风玻璃两侧的AB柱。在转弯时,如果两侧的A柱较宽,宽的距离就把视线遮挡住,这样产生的盲区就大,如果柱子窄的话,则盲区就小。而B柱的盲区主要是在车辆的右侧,当车辆在行驶中,需要大角度拐到外侧时,B柱会遮挡视线,有可能与右侧正常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。

5.人为盲区

除了车辆本身造成的视觉盲区外,还有一些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视觉盲区,比如一些司机后挡风玻璃前,会贴有颜色较深的贴膜,或者驾驶员在后挡风玻璃上悬挂一些毛绒玩具等。

这些盲区,就同样环境下的成年人与儿童相比,对后者威胁更大,因为儿童的身高、反应速度、判断力都无法跟成人相提并论。有统计表明,在所有汽车儿童盲区中事故率最高的盲区有3个:车头正前方、车前侧靠近大灯的位置、车后方。

对于普通的家用汽车来说,身高在1米以下的儿童危险性最高,因为当他们接触车身时,驾驶员极难在车内发现他们的存在。而今,中国已进入汽车时代,汽车文明应该纳入常规教育,家长也有必要经常对儿童进行汽车安全教育,避免他们进入汽车盲区玩耍。

除了以上这些常见的车内盲区内,还有部分环境盲区,如大车周围、立交桥墩、坡顶等,驶过时需要控制车速,留心观察。

而对于大巴、大型货运车等庞然大物,由于其身高体壮,盲区范围会更多,转弯半径会更大,转弯时难以兼顾四周,制动距离拉长,危险系数随之增大。路边的行人、非机动车应该与这些大家伙保持安全距离。

为解决汽车盲区的潜在隐患,各大汽车厂商推出不少科技手段,如宝马的上帝视角,通过环绕车身布置的摄像头,可以让驾驶者在车内360°无盲点监测车辆四周情况,可呈现俯视、3D视图,以及显示车辆前方、后方以及侧方交通状况的全景影像。还有奔驰的盲点检测系统,以及各种品牌的倒车雷达等科技辅助手段。

然而,科技也有局限。比如武装到牙齿的Uber无人车,今年3月就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市撞上一名行人。Uber方面最新报告指出,Uber无人车已经检测识别到车头前的行人,但该车辆的决策系统最终却决定不采取任何闪避措施,保持继续行驶,最终酿成了撞上行人并致死的悲剧。倒车雷达也存在部分盲区,对低矮的障碍物、过细的障碍物、沟坎等环境,仍然不会作出反应。

从坐上驾驶室那一刻起,意味着驾驶员的责任和安全定位都已经发生了改变,对这点务必清醒认识。驾驶员应养成良好习惯,开动车前先绕车走一圈,观察一下四周的情况。倒车时,车上的3个后视镜要随时扫视,不能只看一个角度。倒车雷达能在倒车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,但驾驶员不能完全依赖设备。如果不慎撞到东西,千万不要慌张,二次事故更可怕,车主应保持冷静,手脚不要乱,别忘了摘挡、拉手刹、踩刹车、松油门等。

其实,不仅驾驶时存在盲区,就是洗车时,也要注意一些盲区。如后视镜、车门下半部、车牌周边、靠近轮胎的车身边缘等处,需要您在车海洋网点潇洒轻松的洗车过程中,多加留意。免得其它地方洗得干干净净,却还剩下几处污点痕迹,多不爽!